耱是農業(yè)生產中一種很重要的農具,北方有些地方也叫“耢”、“蓋”、“蓋擦”,主要由樹枝或荊條編成,用來平整翻耕后的土地,或將凹凸不平的田地整平,或將大土塊研磨得更酥碎些,或把撒到地皮上的種子耱到土壤里面;有時冬春交接降水稀少,要耱即將返青的麥苗,起到保墑的作用。但凡種地,這種農具必不可少。農諺曰:“耕得細,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墑”。《齊民要術》中有“耕而不耢,不如做暴”的記載。《王禎農書》中更指出:“凡已耕耙欲受種之地,非耢不可”。西漢的文獻中也提到了耱,由此可見,這種農具,至少在兩千多年前的黃河流域就已經(jīng)在使用了。
耱的規(guī)格大概有三種:大號、中號和小號。最常見的是中號耱,長約一米五到兩米,寬約半米,橫豎由三根稍比現(xiàn)在的方木薄點的木頭鉚在一起組成框架,一般選用有韌性的木頭,如梨木、榆木、棗木、槐木、野酸棗木等,再在鉚好的主框架里縱向編荊條或有韌性的樹枝。耱中間的一根短木較兩端稍長一點,用鐵絲拴一個小環(huán),或用手提出頭的短木,或將鐵鍬、镢頭等農具把手塞進環(huán)內,挑在肩頭,便于拿取。使用的時候,把耱平放在翻耕過的田地上,由兩頭牲畜并排拉著前進,操作者手扶牲畜韁繩控制著方向,雙腳分開站立在靠后位置的兩端,雙腿用力,一動不動地掌握著平衡;或者直接在耱上面放幾塊石頭、鏟幾鍬土;又或是一個小孩橫爬其上,靠耱齒的摩擦力碾碎土塊?!笆洲与p繩把牛趕,兩腿分開站上邊,胡基疙瘩耱下散,頭冒青筋唱亂彈。”這是對操作者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擰耱,是黃土高原上一種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也是一種非??嗟捏w力活。雖說頭腦聰明的人一兩天就學會了,但要想做出耐磨損、使用壽命長得好耱,卻不是件容易事。在材料齊備時,手藝極其熟練的老師傅,擰一面完整的耱大約需要三四十分鐘;而學徒則需要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做成的耱還不如師傅的手勁好。
擰耱的主要工具有鐮刀、斧頭、刀子、鋸、大剪刀、木料、條子等,工序一般可概括為選、打、熏、編、整、壓。先選材做框架,也叫打耱脊,所用的材料是山上砍來的雜木。選質地比較硬的雜木,鋸成寬約5厘米的木條,套上卯,橫三根豎三根,做成一個“由”字狀的框架。框架做好之后,就要按耱齒,普通的中號耱一面大約有50根藤條,正反兩面有近100個耱齒。耱齒用的材料是從山上砍來的藤條,多是耐貧瘠的荒山野地里生長的野酸棗樹枝。選藤條也有技巧,首選那種實心的質地韌性大的,最好是直徑在10到20毫米,韌性較好的藤條,剪去多余的雜枝。因為藤條的質量直接影響耱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要根據(jù)粗細進行分類,用來編大小不同的耱。藤條選好后要適當熏烤。趁剛剛砍回來的藤條還有水分,如果水分不夠,還要在水里浸泡12個小時以上,然后在碳火爐中熏烤至軟,編入框架之中。熏烤藤條不能直接放在火上,這樣會造成受熱不均,皮焦里生、外軟內硬,編的耱不結實,容易折斷。有經(jīng)驗的老師傅都會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土火爐,分上下兩層,上層放置藤條,下層生火,就像烤箱的空間一樣,可以讓藤條內外均勻受熱。還要溫火慢慢熏烤,大約熏烤一小時左右,藤條就會變得更加柔軟,韌性更強了。將熏烤好的藤條取出,用榔頭砸七八下,把藤條中部砸裂,這樣擰耱時藤條才不容易折斷。砸時力度要輕重適當,砸得太輕藤條扭不過來,太重又容易使藤條開裂過大,不耐磨損,使用壽命減少。砸好后,以“8”字形狀交叉編在框架上,遇到不齊整的,還要用刀剪修理一下,讓藤條的彎度和其他的一樣平整。如果耱齒不夠平整,會讓土疙瘩碾不碎,影響使用效果。把這些耱齒全部編進框架后,再用錘子把耱齒砸得緊密一些,讓藤條盡量靠緊。如果耱齒太松散,用幾次就很有可能會散架。耱齒編好后,要把長短不一的耱齒修整齊平,用專用的大剪刀剪掉多余的部分。最后,按照尺寸用磨得鋒利的斧子削出耱“牙”,放置在陰涼平整的地方,上面蓋一層木板,木板上再放些石頭等重物鎮(zhèn)壓,使之保持整體上的平整。陰干幾天,就可以使用或銷售了。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好了,農業(yè)機械逐漸普及并代替了人力畜力,拖拉機帶著旋耕機連耕帶耱一起完成,人們對耱的需求越來越少,擰耱這種老手藝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永恒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