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慶春在制作刺繡作品。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李云)在慶城縣的刺繡行業(yè),只要提起賀慶春的名字,大家都會交口稱贊。她憑借精湛的刺繡技藝和過人的膽識,帶領群眾共同從事刺繡行業(yè),走出了一條自主創(chuàng)業(yè)、增收致富的路子。
今年56歲的賀慶春,是慶城縣玄馬鎮(zhèn)賈橋村人。她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成長為慶陽市首屆創(chuàng)業(yè)明星,先后獲得了全國城鄉(xiāng)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甘肅省藝術大師、甘肅省“雙學雙比”女能手、慶陽市非遺傳承人、慶陽市文化產業(yè)進校園先進個人等稱號。
賀慶春自幼跟隨家里人學習手工繪畫和手工繡藝品制作。1985年她高中畢業(yè),回村當起了民辦教師。她經常把香包繡制技藝帶到“第二課堂”,教學生動手制作,培養(yǎng)興趣,傳承香包繡制技藝。
2002年,賀慶春下崗了。父親悉心開導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夠勤奮,再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事做,還害怕沒飯吃?”父親的話激勵著賀慶春走出了那段低谷歲月。
2002年端午節(jié),賀慶春拿著香包和部分手工編織品到城里擺地攤。從講臺到地攤,落差太大,剛開始的時候她看到熟人就會躲起來,但她發(fā)現這些刺繡產品很受歡迎,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下來賺到的錢能趕上當民辦教師時半個月的工資,還招來了不少學徒。就這樣,賀慶春辦起了“地攤課堂”,有時還能接一些訂單。2007年,她注冊了個體戶,租了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她的繡制產品終于有了“家”。
2012年,賀慶春注冊成立了慶陽市慶春香包繡制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租了100多平方米的車間。為了實現夢想,賀慶春帶著產品去義烏、北京等地參加展銷會,對外宣傳慶陽香包、編織品等,通過對外交流她認識了很多客商,同時也接收了許多訂單。為了把文化產業(yè)做大做強,更好帶動婦女增收致富。賀慶春于2016年注冊了商標“指尖尖”,在陜西楊凌建立了一個加工基地,方便對外銷售、加工。
孔惠琴是慶城縣驛馬鎮(zhèn)東灘村村民,喜歡刺繡,她自己加工的耳枕很難打開銷路,便找到了賀慶春。賀慶春看了孔惠琴的產品后,發(fā)現她的針工技法較好,但色彩搭配欠佳,隨后就重點指導了她的色彩搭配,并承諾幫她找銷路。在賀慶春的推銷與指導下,孔惠琴平均每年可增收3萬多元。
現如今,賀慶春的公司擁有專業(yè)的設計、培訓、營銷團隊,她們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種類,拓展營銷方式,把慶陽香包剪紙帶出全國甚至海外,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和文旅融合發(fā)展的新路子。她創(chuàng)辦的公司先后被命名為“全國巾幗脫貧示范基地”“甘肅省鄉(xiāng)村振興巾幗示范基地”、省級“文化集市”生產加工基地、“省級農民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等多個榮譽,獲得15項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作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的賀慶春,帶領群眾研發(fā)設計作品14種,年生產量達6萬余件,累計開展各種培訓80場(次),培訓婦女6000多人,帶動520多名農村低收入婦女從事手工刺繡、編織工作,月均增收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