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峁鄉(xiāng)村微景觀。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閆慧 通訊員 楊凌云 高陽)從環(huán)縣縣城驅車40多分鐘,盤過一條蜿蜒的柏油山路,眼前一片平整的塬面上,聚集著22戶農家,這里就是楊家?guī)状松畹募覉@——洪德鎮(zhèn)耿塬畔村莊子峁。
金秋時節(jié), 記者走進莊子峁生態(tài)農莊,沉浸式感受這里的點滴變化。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蕎麥花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果園里的蘋果樹枝繁葉茂,成熟的苜蓿草迎來收割,農莊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如今的莊子峁,路平道寬,路邊栽滿了油松,綠意盈盈;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敞亮的小庭院干凈整潔,籬笆墻下的小菜園里,蔬果豐實,辣椒正紅;每一處微景觀、主題墻、標識牌都是吸引游客打卡拍照的必爭之地。
“四叔”楊志熙家的院子里,一串串紅辣椒高高掛起,格外耀眼,好似一串串小紅燈籠,映紅了“四嬸”陳歲香的笑臉。收辣子、穿辣子、曬辣子、碾辣子,老兩口忙得不亦樂乎。
“四嬸”說:“過去三十年也攢不下3萬塊錢,現在一年光賣辣子就能掙3萬塊錢?!?/p>
“六叔”楊志奎家的羊圈里又多了30只活蹦亂跳的小山羊,今年的黑山羊養(yǎng)殖數量達到了100多只,翻新整修后的羊圈也變身“咩咩親子體驗樂園”,為前來研學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體驗農莊生活的小天地。
“大姑姑”楊志連的兒子鄧岳龍,今年5月才從深圳返鄉(xiāng)歸來,跟著母親學習手工豆腐制作手藝。年輕人學得快、腦子活,開直播、做銷售、當講解,把自家門店的豆腐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
游客來了,喝上一杯濃濃的豆?jié){,來一碗香辣十足的豆花,再帶上一塊瓷實的手工豆腐,那份記憶中的老味道讓人無比滿足。
楊家人說,“這些改變離不開‘艷子’多年來的打拼,她是個能人,更是個暖心人,為了農莊的發(fā)展不知道操了多少心。”
“艷子”是嫁進莊子峁的媳婦楊清艷 ,也是莊子峁生態(tài)農莊的負責人。雖然在城里打拼多年,但她對記憶中的鄉(xiāng)村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八叔家的土雞”“四嬸家的辣子”“七奶奶家的小廚房”……這些耳熟能詳的“金字招牌”都是從她口中的稱呼而來。
曾經的莊子峁,因偏僻落后乏人問津,莊里人的發(fā)展意識不強,發(fā)展動力不足。
游客走進莊子峁。
“沒有一條像樣的路,也沒有幾棵像樣的樹?!痹跅钋迤G的印象里,路窄得連個樹都拉不進來,娶媳婦嫁女子,連個流動餐車都開不進來。
莊子峁的變化就是從修路栽樹開始,抓住了發(fā)展機遇,趕上了政策紅利。
從2020年開始,楊清艷自籌資金為農莊修路栽樹,又在政策支持下,利用自家的老莊子,打造了農耕文化展示館和鄉(xiāng)村記憶館。
“有了這些基礎之后,我就和莊里的叔叔嬸嬸們商量,咱們建個生態(tài)農莊,看能不能借鄉(xiāng)村旅游熱,把這個地方發(fā)展起來?!?/p>
讓楊清艷沒想到的是,她的這個提議得到了“親友團”的一致支持。因為,家家戶戶都看到了發(fā)展的希望。
“四嬸”說,她家種的辣椒根本吃不完,也不知道賣給誰;“八嬸”家里養(yǎng)了上百只土雞,雞蛋多得吃不完,幾個大笸籮都放不下,急得團團轉;“小嬸”做的黑豆醬油味道純正,東家送一瓶、西家送兩瓶,剩下的留著自己吃。
這哪行??!楊清艷說:“這么好的東西,地地道道的農家特色,咱們要想辦法往外銷售?!彼粤恕扒f子峁”商標,開啟了直播賬號。每天早上從縣城趕過來,拍攝莊子里的點滴變化,直播各家各戶的“老手藝”,下午再把從各家收來的辣子、油餅、饃饃、醬油、醋、蜂蜜等等拉回縣城,放到門店上進行銷售。
“只要有好東西,那就不愁賣,城里人喜歡吃的就是這老味道,就像我每次吃小嬸家做的醬,都能回憶起小時候我奶奶做的那個味道,眼前就有了奶奶在灶臺前忙碌的那個場景?!睏钇G清說。
線上直播帶貨,線下生產銷售。不到一年時間,“莊子峁”的原生態(tài)農產品,不僅打出了一個品牌,也闖出了一條銷路,慕名前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莊子峁“楠哥農家飯莊”。
“八爺”楊滿興說:“我們這個黃土梁梁上,幾十年都不來個人,艷子把農莊建好之后來了幾萬人。”
村子火了,游客來了,吃啥、住哪、怎么玩?楊清艷又把“親友團”召集在一起商量,決定圍繞農莊特色深度挖掘,吸引游客體驗鄉(xiāng)村生活。
“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原貌上改造,在原基礎上增加收入,農莊能發(fā)展到現在這樣,其實也是我沒想到的。特別是今年,搭乘農文旅融合發(fā)展的‘春風’,我們爭取建設了一些新的體驗項目和內容,也有機會去外面參觀學習新的發(fā)展理念。我們做不了那些高大上的,但是可以做接地氣的?!睏钋迤G說,做好農文旅融合發(fā)展大文章,農莊的發(fā)展才更有前景、更有后勁。
走進農耕文化展示館和鄉(xiāng)村記憶館,一張張老照片見證著鄉(xiāng)村發(fā)展、訴說著動人故事,一件件老物件,再現了農耕生活場景與農耕文化根脈的悠久。
走進手工豆腐、石磨面粉、辣椒、手工織籮等6個小作坊,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傳統(tǒng)手工藝的獨特魅力,感受濃郁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
走進非遺體驗館,這里陳列著環(huán)縣皮影、香包刺繡、面塑、泥塑等非遺手工藝品,既展現了非遺傳承人的精湛技藝,也弘揚了傳統(tǒng)文化厚重的精神特質。
還有共享菜園、采摘基地、親子體驗園、兒童樂園、九德書苑、農家飯莊、窯洞民宿……莊子峁的“鄉(xiāng)土氣”更濃了,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
莊子峁在傳統(tǒng)農業(yè)轉型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把傳統(tǒng)工藝活態(tài)化,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參與度與滿意度;把傳統(tǒng)食品商業(yè)化,線上直播與線下銷售結合起來,構建起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商業(yè)模式;把傳統(tǒng)農事體驗化,運用手機直播的方式在網上展示,吸引粉絲,帶來流量,把傳統(tǒng)農事變成旅游項目。
今年以來,莊子峁生態(tài)農莊已接待游客5萬人次,團隊113個,農產品銷售額突破1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