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美食簡介
? 慶陽蘋果
慶陽位于北緯35°14′28″—37°9′13″之間,海拔1100米–1600米,屬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yōu)勢區(qū),具備優(yōu)質蘋果生產的全部7項主要生態(tài)指標和6項輔助指標,是全國優(yōu)質紅富士蘋果最佳適生區(qū)。西峰、慶城、寧縣、合水、正寧、鎮(zhèn)原6個縣區(qū)被列入全國蘋果生產重點縣。
慶陽栽培蘋果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有栽培綿蘋果的記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蘋果產業(yè)作為富民強市的“三大主導產業(yè)”之首,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服務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大力實施國家級、省級蘋果標準園創(chuàng)建項目和市縣鄉(xiāng)3級優(yōu)質蘋果“千百十”科技示范園建設工程,已基本形成了規(guī)?;耘?、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yè)化經營的發(fā)展格局。目前,全市有蘋果面積118萬畝,產量40萬噸左右,產值14億元以上。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116萬畝;通過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有機轉換產品認證40萬畝。有22個鄉(xiāng)鎮(zhèn)人均蘋果面積達到1.5畝,21個鄉(xiāng)鎮(zhèn)蘋果收入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
慶陽黃花菜
受黃土高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影響,慶陽所產的黃花菜色澤淺黃或金黃,質地新鮮無雜物,條身緊長均勻粗壯。抓一把捏成團,手感柔軟且有彈性,松手后每根黃花菜又能很快伸展開。有爽快的清香氣,黃花菜俗稱"金針菜",學名萱草,古名忘憂,屬百合科,是一種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黃花菜味鮮質嫩,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yǎng)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品質居全國之首,被國家外經貿部命名為“西北特級金針菜”,遠銷香港、東南亞、日本和歐美。
黃花菜,古稱“忘憂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針狀,又名“金針菜”。人們喜愛黃花菜的秀麗,但更重視黃花菜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據測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質70.5毫克,脂肪2克,鈣23.5毫克,磷86.5毫克,鐵82.5毫克,還含有有益于人體的多種維生素,所以,黃花菜和香菇、木耳、發(fā)菜一起被甘肅人民列為名菜佳肴。甘肅人常把黃花菜與肉絲、雞蛋、菠菜炒成人們喜愛的“木樨肉”;用黃花菜燒肉、煨雞、燉鴨、炒豆腐,其味鮮美,獨具風味。
環(huán)縣蕎麥
環(huán)縣是慶陽地區(qū)乃至甘肅省蕎麥的主產區(qū)。環(huán)縣蕎麥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100克蕎麥面中含有蛋白質11.2%,脂肪2.4%,碳水化合物72%,所含維生素B1、B2均超過大米和小麥面粉;人體所需要的22種氨基酸,蕎麥面里就含有17種,因此有“保健食品”之稱。環(huán)縣蕎麥面適口性好,食用價值高,用蕎麥面、蕎麥糝子加工成的蕎剁面、蕎面、涼粉、油糕等,是有名的地方風味食品。同時,用蕎麥皮做成的枕芯,柔軟舒適,可明日清心,安神醒腦。環(huán)縣每年種植蕎麥1萬公頃左右,總產1100噸左右。
環(huán)縣羊羔肉
羊羔肉是慶陽地區(qū)環(huán)縣的地方傳統(tǒng)名吃,羊羔肉味鮮,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非??煽?。立春至端陽節(jié)后前后,是食用羊羔肉的最好季節(jié)。羊羔肉做法較多,有清燉和蒸做紅燒燴湯較為普遍
環(huán)縣草場廣闊,羊只年飼養(yǎng)量在50萬只以上,是灘羊生產基地之一,盛產羔羊。
羊羔肉,即哺乳期的羔羊肉。慶陽羊群一般冬季下羔,到第二第三、五月份,正是羊羔哺乳期。環(huán)縣習慣于把正在哺乳旺季的羔羊宰殺后食用,這種羊羔肉鮮嫩味美,不膻不膩。做法為:先將宰殺后的羔羊肉清洗干凈,入鍋清燉,火候不宜過大,羔羊肉嫩,一般不到一個鐘頭就可煮熟,撈出鍋去掉骨頭,色澤鮮亮呈褐黃色,鮮美脆嫩,是招待貴客的美味佳肴。
鎮(zhèn)原黃花
黃花菜在鎮(zhèn)原叫金針菜,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黃明燦的金針才有的名字吧。晉代御史中丞周處說:“懷妊婦人佩其花,則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則是它的別名。黃花菜還有萱草、女兒花、忘憂草等別稱。然而,叫花也好,稱草也罷,它并沒有能夠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燦而受到人們的稱道,到頭來卻以它的美味、營養(yǎng)豐富倍受青睞,在招待賓客、家庭宴會的餐桌上揚名。
鎮(zhèn)原盛產優(yōu)質黃花菜。特點是花苞長、色澤黃亮、肉厚、味美純正、營養(yǎng)成份高。鎮(zhèn)原黃花被外貿部命名為“鎮(zhèn)原黃花”。
慶陽黑山羊是甘肅省慶陽市的特產。慶陽市子午嶺林緣區(qū)的16個鄉(xiāng)鎮(zhèn),以保護、發(fā)展慶陽黑山羊為主,建成慶陽優(yōu)質黑山羊生產基地。慶陽黑山羊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慶陽市草場資源豐富,有荒山荒坡和天然草場1909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7%,其中可利用草地1034萬畝,占草場總面積的54%。以早勝牛、慶陽黑山羊、環(huán)縣灘羊、慶陽驢、紫花苜蓿等為主的名優(yōu)品種凸顯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區(qū)域優(yōu)勢。
慶陽小米
慶陽蕎麥
養(yǎng)麥是淀粉糧食中營養(yǎng)最豐富的中性植物,其蛋白質含量遠遠超過大米和小麥,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和尿糖,解熱降燥,常食對治療高血壓、腳氣、糖尿病有益,是良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近年來,蕎麥的工業(yè)化加工日趨興旺,各種方便食品、半成品、白裸珍子等暢銷不衰,蕎麥粉、苦蕎面、蕎掛面、蕎麥白珍珠等精美產品上市,倍受青睞。
蕎麥的慶陽民間風味美食主要有蕎剁面、蕎珍涼粉、養(yǎng)面卷卷、蕎面飴鉻、養(yǎng)面攪團等。蕎剁面的制作,堪稱慶陽民間一大絕藝,將蕎麥脫皮成白裸珍子,磨成千白面粉,溫水拌和,軟硬適中,拍成薄面張,再用特制剁刀,雙手剁成細絲,人沸水煮熟,撈出后澆灌羊肉臊子食。不但具有濃郁的慶陽民間風味,而且觀剁藝、聽剁聲、吃剁面,眼、耳、口福皆可享受。
板橋白黃瓜
板橋白黃瓜原產于合水縣板橋鄉(xiāng),當地人叫板橋白黃瓜。多年來,經廣大農技人員和人民群眾不斷自繁自育和提純復壯延續(xù)至今。其瓜條順直,長20cm左右,直徑3.5cm,單瓜重165g,瓜色鮮嫩,刺瘤稀少,清脆爽口,其果實可當水果鮮食,可做涼拌菜、炒食,還可腌制,具有較好的營養(yǎng)價值和醫(yī)療保健作用。2003年5月經甘肅省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該產品每千克含粗蛋白8.3g,可溶性固形物31g,在生產過程中始終堅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生產規(guī)程,爭創(chuàng)地方名牌。2006年實現了包裝上市(2.5kg禮品盒;10kg箱裝),產品暢銷慶陽、延安、銀川、吳旗、蘭州等市場,深受廣大城鄉(xiāng)居民的歡迎。
鎮(zhèn)原老席
張維的一首《品鎮(zhèn)原老席九碗十三花》,盛贊慶陽美食鎮(zhèn)原老席。在我市,鎮(zhèn)原老席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和禮儀。如今,鎮(zhèn)原老席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慶陽文化中一抹獨特的風景。
??? 據說,鎮(zhèn)原傳統(tǒng)筵席源于漢魏宮廷菜肴,明代大臣許理(慶陽市鎮(zhèn)原人)從朝廷帶回了宴席的操作技術,傳授給當地群眾,進一步影響和改變了這里的飲食習慣,形成了鎮(zhèn)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飲食文化。鎮(zhèn)原老席是中國儒家文化在“食”與“行”中的集中反映,主要形式有“十七國赴宴”“十三花”“十全”等,其中“十三花”在一般“過事”場合比較多見,以十三個大菜為主,佐以八個小菜,饅頭上四回,端菜十七趟。先單上菜,每上一道大菜,接著上一道小菜,各上八次,俗稱“風攪雪”。
坐席的過程也有講究,桌椅為八仙桌,一席八人,上設一對太師椅,這是最尊貴的兩個位置,桌后懸匾、幛、字畫,寓意四全四喜、吉祥如意。菜上齊了,尊者先動筷,其他人再跟著動筷子,倒酒時,不是一溜圈斟下來,而是先左后右、再左再右。
整個坐席的過程就是中華文化在餐飲禮儀上的完成體現,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我國的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發(fā)展至今,雖已改進了一些繁文縟節(jié),但鎮(zhèn)原老席所體現的禮儀和文化仍然是見證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一扇窗口。
寧縣九龍金棗
寧縣九龍金棗是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的特產。寧縣九龍金棗又名寧縣晉棗,已有兩千多年的生產歷史,其棗梭狀圓隆,個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鮮食脆酥醇甘,適口性強。
寧縣曹杏
曹杏在寧縣栽培歷史已有100多年。因其為寧縣早勝原曹家村農產以產于當地的大杏與陜西三原優(yōu)良杏種反復嫁接培育而成,故名“曹杏”。它以果大、色艷、皮薄、肉厚、仁甜、味香成為中國西北唯一可與敦煌李廣杏相媲美的優(yōu)良杏品種。曹杏不僅在寧縣早勝原一帶廣為栽植,而且在鄰近的宮河、董志、屯字等原區(qū)廣為引種。據有關資料顯示,寧縣以曹杏為主的杏園面積達0.8萬公頃,年產鮮杏3200多噸。
什社小米
什社小米久負盛名,是甘肅省著名特產,省志、地方志都有記載,從明朝嘉慶年間一直是宮廷貢品。米粒色澤黃亮,圓潤飽滿、大小均勻,營養(yǎng)價值較高。據國家谷物監(jiān)測中心和甘肅省農科院分析測定,什社小米的各項營養(yǎng)指標為:蛋白質14%~16%,脂肪3%~4.6%,可溶性淀粉37%,β—胡蘿卜素0.12%,VB含量為0.99%,還含有18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并且具有降低血壓、抗衰老、美容駐顏、延年益壽,對各類癌變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什社小米熬成的稀飯香氣沁人心脾,口感香甜無比,余味無窮,極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藥膳效能。
環(huán)縣蕎剁面
蕎剁面是慶陽北部環(huán)縣獨有的地方小吃。環(huán)縣盛產蕎麥,蕎面品質優(yōu)良,色白,食后不會出現腹脹。吃法有饸饹面、剁面等。蕎剁面的做法為,先用堿水將蕎面和好,軟硬適度,再連續(xù)揉搓揉勻,用搟杖搟成薄面片,折迭好后放在案板上,雙手握一尺多長的雙柄大鐵刀,將面條直接剁入鍋里,煮熟后撈到碗里,澆上臊子湯,即可食用。正宗的蕎剁面味美絕倫,是環(huán)縣人待客的上等佳肴。
燕麥面柔柔
燕麥面柔柔是環(huán)縣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制作方法是把燕麥入開水鍋,煮三成熟,撈出晾干,磨成面,用水攪成團或餅狀入籠蒸熟,出籠后稍涼,切成薄片,配以佐料即可食用。因它筋柔可口,頗得食者好評。現在,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和星級飯店,成為人們款待佳賓的美味佳肴。
黃酒罐子
鎮(zhèn)原農家有自釀黃酒的習慣,以備紅白喜事或過節(jié)之用。釀熟的黃酒,取原釀的糟酒,裝入瓦罐,加開水浸泡,如泡茶一般,再以竹筒襯籮底(起隔糟之用),投入罐中吸食,吸食酒罐子,南三鎮(zhèn)農村較為盛行,尤其盛夏,三伏天氣,于麥收困乏之余,吸幾口,既解渴解饞,又消署解乏,極為酣暢。在云南苗族一些地區(qū)也盛行此種吃法,還流傳著這樣一首詩:“千里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五岳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地軟軟
地軟軟是貼著泥土生長的一種低等原始物種,沒有高貴的遺傳身世,但卻是真正的綠色健康美食。
地軟又名地木耳、地見皮或地皮菜。凡能生長地軟且數量多、質量好的地方,必然是泥土沒有受到污染,土地潮濕、半陰半陽的丘陵樹林坡地邊或稀疏的草地等。雨水少時,地軟生長就很慢,但在雨后的幾天里,地軟就飛快地生長。
慶陽臊子面
慶陽民間傳統(tǒng)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斷發(fā)出噓噓哨聲,故又稱“哨子面”。慶陽臊子面制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正如一首民歌唱到“十八省里(那個)轉一遍,好不過咱們慶陽的臊子面”。據傳,慶陽臊子面源于明洪武年以后的結婚禮俗,可謂源遠流長了。
慶陽臊子面做工精細,制作分揉面、搟面、做湯、煮面幾個工序:請看“操的面銀團團,搟的面紙一般,剁的面干條線,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筷子上打秋千,盛到碗里賽牡丹”。做成的臊子面條長如線,細如絲,長而柔韌,細而不斷,易于消化,老幼皆宜,因湯料不同可分為臊子面和酸湯面。臊子面噴香美味,酸湯面清爽適口,別具風味。
慶陽土暖鍋
慶陽人都愛吃暖鍋,大冬天一家人圍坐在暖鍋旁,感覺特別溫暖。而且總讓人百吃不厭。
要說暖鍋最好的還是沙暖鍋,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好吃。好鍋也要配上好料,隴東暖鍋用料全是家常菜:以白蘿卜片為主,配以木耳、黃花菜、豆芽、粉條(也須當地產的洋芋粉條,不是粉絲)、蘑菇、豆腐(是當地農家做的鹵水老豆腐,講究豆腐有硬度而不追求嫩)、紅蘿卜、白菜等,但鍋面上就要用高檔菜來蓋面子,即五花肉、肉丸子、酥肉(用肉餡加雞蛋清和調料攪拌后蒸熟可以直接食用的類似現在的午餐肉或者火腿肉)、燉好雞肉、牛肉等。
洋芋疙瘩
洋芋疙瘩,也叫洋芋擦擦,是慶陽的一種農家飯。洋芋是土豆的別名。因為做此道美食時需要用“擦子”(制作的專用工具)把洋芋擦成寸長的薄片,故名洋芋擦擦。
隴東粘面
粘面又稱粘面糕。把粘糜子碾成面粉,制做時,根據食量所需。先將一半面粉倒入開水鍋中,用搟面杖攪熟后,舀出放在案上,再將剩余的一半面粉摻入,搓揉均勻后,撕成小拳頭大的疙瘩,用大火在鍋內蒸六個小時左右,俗稱“發(fā)酵”。發(fā)至有甜味時,端出放于案上,搓揉成圓柱形,俗稱面糕。切成圓薄坨片,用油炸或油鍋燙烙后,撒入白糖或蜂蜜食用,粘而又甜,老幼喜食。
馬嶺黃酒
馬嶺黃酒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tǒng)名酒?!?span lang="EN-US">慶陽縣志》載:“十一月,冬至節(jié),祀先。汲水凍冰,做春分酒?!庇州d:“十二月初八,是日取水釀酒,名曰臘酒?!睙o論是“春分酒”還是“臘酒”,都是黃酒。黃酒一般在冬天裝,尤以春節(jié)前最為普遍,幾乎家家都裝。但縣內各地裝出的黃酒優(yōu)劣不一,相比較馬嶺的黃酒最好。馬嶺黃酒產地以慶城縣馬嶺鎮(zhèn)為中心,向南可以延伸到阜城,向北到達環(huán)縣的曲子鎮(zhèn)。在這塊土地上生產出的黃酒勁兒很大(酒精度高),有的可以用火點燃,也能像白酒那樣長久存放。有人在1984年冬季用空瓶裝了馬嶺的戶釀黃酒,一直存放到現在,20年后酒味猶濃,可謂奇跡。
杏干干
慶陽特產杏干干#杏干味甜、質軟,杏仁香脆可口,性熱,具有活血補氣,增加熱量的作用,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C等成分,慶陽杏干采用慶陽特有氣候天然晾制而成,口味獨特、老少皆宜、口感舒適,只要您吃過天然正宗的特產,就會得到您的好評,是居家零食、招待客人、旅游,饋贈親朋好友之理想佳品。
?? 死面餅子
面餅,是隴東人喜歡吃的面食,花樣繁多,高手云集。炮制面餅,或烙,或烤,或炸,大體都是要發(fā)面的。而死面餅卻無須發(fā)面,頂多把面粉用開水燙燙,揉到了,搟勻了,攤在熱油鍋里,一手按住一轉圈,只聽得滋啦一聲,再反過來,一手按住,一轉圈,又聽得滋啦一聲,扣上鍋蓋,兩三分鐘,拿出來。呀,軟閃閃,亮晶晶,面香撲鼻。這就是死面餅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