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av免费在线看一区_国产高清无码91_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免费a级在线播放

  • 隴東報數(shù)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三閭大夫屈原的傳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fā)現(xiàn)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在中國,有一個和端午節(jié)緊緊連在一起的名字。當您聞到粽葉的清香,當您聽到龍舟競渡的鼓角,也許您都會想起他,一個峨冠博帶,在江畔行吟的背影。他就是三閭大夫屈原,一個讓無數(shù)中國人敬重的愛國詩人。 

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都要過端午節(jié),這個風俗后來傳到了朝鮮、日本、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國。 

屈原,生活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xiàn)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nèi)“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nèi)政、外交的大臣。 

戰(zhàn)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fā)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鑒于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nèi)政,對外主張聯(lián)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 

糊涂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jié)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子行吟圖。我們記住了一個詩人屈原,可成為詩人也許并不是屈原的期待。我們從史冊中看到的是一個胸懷壯志,意欲治國平天下的三閭大夫??涩F(xiàn)實給他的指示無情的幻滅,是汨羅江畔無依的漂泊?;叵肫饋?,一首首華麗的楚辭,內(nèi)中卻是多少辛酸與無奈。 

在長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沒有屈服。他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決不隨波逐流。拿起筆抒寫自己對祖國的熱愛,指斥“群小”誤國,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最偉大、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后人稱他的作品為“楚辭”。代表作是《離騷》,這是屈原作品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兩千七百七十七個字,詩中敘述了詩人為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遭受的打擊和迫害,深刻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對人民和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殘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屈原道:“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意思是:我寧肯跳進江水中去,葬身在魚肚里,哪能使自己潔白的品質(zhì)蒙受世俗的灰塵?)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 

對于屈原的死,我們或許會惋惜,難道詩人只能用死亡去回報他的故國?他不能象張良那般忍辱負重,伺機為楚復仇嗎,他不能歸隱山林,著書立說,為楚國留下永久的記憶嗎?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只能以死亡的方式恪盡自己的忠誠呢? 

探討屈原自殺的三大原因 

換做現(xiàn)在,道不同不相為謀,君主不接受勸告,國家是他一個人的,讓他自食惡果好了,何必自殺?他是戰(zhàn)國時期的人,戰(zhàn)國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一個知識分子也許昨天是宋國人,今天就為齊國的國君效勞,齊國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國也簡單得很。別看這些國家整天打來打去,其實國境開放,基本是免簽證。既然這樣,屈原為甚么要投水自盡呢? 

首先,他是楚國的貴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緣關系的親戚就親疏有別地分封到不同地方當諸侯,諸侯又按照同樣的方式把國家分給不同的大夫。楚國和其它諸侯國有點不同,國君和周天子并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所以在其它諸侯只能稱“公”、“侯”時,楚國國君就能自稱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稱號。楚國的君臣同樣有這種關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對楚王和楚國,不僅有一份大臣對國家的忠誠,也有一份難以割斷的血脈親情。 

屈原著名的詩歌《離騷》,開篇就驕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帝高陽,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顓頊帝高陽氏。屈原說,自己的世系可以上溯至上古的顓頊帝,這和楚國的世系是一樣的。他誕生在貴族之家,父親伯庸抱著對他美好的期望,給他取名“正則”,字“靈均”?!霸币彩撬淖?。因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開闊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則”互為表里。 

雖然是楚國的大臣,但屈原也是楚國王族世系中的一分子,所以其它人可以離開,他卻在感情上無法拋棄楚國,當祖國亡于秦人之手,他選擇了以身相殉。 

第二個原因,是楚國人對于個人生死和榮譽之間的獨特觀念。后來在楚漢相爭中敗給劉邦的項羽,也在烏江邊自刎了。項羽當時也并非全無退路。史書上說: 

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有人說過:項羽的兵敗自刎,其實也是楚人風氣使然。如果他不自刎,反倒得不到楚人的心儀。據(jù)《左傳》桓公十一年載,楚國莫敖屈瑕曾率兵討伐羅國,因驕傲輕敵而敗北,結(jié)果他自縊于荒谷,而隨從他的群帥們則將自己囚禁于冶父以聽從楚王的刑罰。屈瑕曾多次為楚國立功,結(jié)果一次兵敗就不能不自縊以謝國人。再如《左傳》莊公十九年載,楚文王與巴人作戰(zhàn)不利,回國時,掌管都城城門的鬻拳卻不讓文王入城。文王不得已,整頓人馬去討伐黃國,仗是打勝了,可惜回來的路上病死了。鬻拳安葬文王后,也自殺相殉??梢娫诔?,即使君主喪師辱國也是不可以原諒的。又如戰(zhàn)國時代的楚懷王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君主。他曾被秦昭王騙到秦國,要他割地稱臣。懷王至死不從,最后病亡于秦。據(jù)司馬遷《楚世家》說,楚懷王死后,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也因此都看不起秦國而同情楚懷王。 

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楚國人把榮譽看得比生死更為重要,自尊心很強,所以也才會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國的滅亡雖然不是屈原的責任,但屈原斷不會以楚國貴族的身份做秦國的的降臣。 

第三個原因,是屈原自己對于“美”的喜愛。《離騷》中,他用滿目鮮花和香草來比喻美好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蘺和系結(jié)起的白芷,又編織起秋蘭佩戴在身”。又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本褪钦f“裁剪荷葉制成綠色的上衣,縫綴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沒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內(nèi)心情感確實芬芳。讓我的切云冠高高聳起,讓我的佩飾長長垂地。內(nèi)在芳香與外表光澤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質(zhì)量沒有毀棄?!?nbsp;

品德的光輝和外表的鮮美一一相扣,不單是拿鮮花香草比喻品格,而且那些充滿意象的生命力也確實滲透到了人格中,讓后者更形象更直接的被把握到。 

香草美人,是屈原在《離騷》中創(chuàng)造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新的風格。用香草比喻品格,用美人比喻身為人臣的身份。這里就要說到屈原和楚懷王的關系了。像上文中提到的,屈原是楚國的貴族,和楚王有血緣聯(lián)系。他對楚懷王的感情很復雜,一面對他有源于內(nèi)心的忠誠和希望,一面又對他的昏昧有深沉的不滿和惋惜。他說:“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本褪锹裨钩淹跗犘∪说淖嬔?,不信任屈原的一番良苦用心。但他又不愿拋棄處境越來越危險的懷王,“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xiāng)。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毖劭淳涂梢噪x開混亂的楚國,前往平安的樂土,卻在最后一回眸間,感到悲傷和猶豫。 

這是屈原在《離騷》中坦露的對于楚國和楚懷王充滿悲劇性的內(nèi)心歷程。當時楚國只是危險,卻還沒有亡國,等到他寫《哀郢》時,楚懷王已經(jīng)在秦國的羈留中死去,繼位的楚頃襄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沒多久秦國大將白起就率軍攻陷了楚國都城郢。詩人久放的痛苦和對祖國危亡的憂慮,在這首詩中得到異常深刻的反映?!盎侍熘患兠?,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闭f的就是:天道不專反復無常啊,為何使老百姓在動亂中遭殃?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啊,正當仲春二月遷往東方。 

屈原的壯志與古國的山河一起破碎了,他的生命也隨著禮魂的調(diào)子遠去了。是什么將他逼上了絕路,是什么讓他只能選擇死亡?也許,我們能猜測出一些原因??梢磺?,都只能是我們的臆測,我們只能知道,他最終選擇了死亡,讓故國的江水成為他永遠的歸宿。悲憤的屈原應該不知道,在汨羅的濤聲中,他的那顆赤膽忠心已伴著端午這個特殊的日子給了無數(shù)人心靈的洗禮。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聽到國家滅亡的消息后,選擇了懷沙投江,以身殉國,他的《懷沙》一辭可說是絕筆: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 

懷質(zhì)抱情,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眼前浩瀚縹緲的江河讓他感到孤獨和絕望,雖然世界混濁,沒人理解,但還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決心。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nèi)砸诮永飫濤堉?,把粽子系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